滋兰树蕙 九畹芬芳
离实验课开始还有十余分钟,黄薇老师已经到了实验室。她把批改好的学生实验报告拿出来,放在桌上。检查了一遍实验器材,把投影仪打开,将多媒体课件第一页投映在幕布上。
然后,她开始板书,实验目的、原理、步骤、注意事项,一行行,条分缕析,清清楚楚。这时,学生陆续踏进实验室,跟她打招呼,她答应着,一边嘱咐学生:“把自己操作台整理一下,无关的东西别放在上面……”
这个场景出现黄老师每一次实验课上。《分析化学》实验是她讲了多年、早已驾轻就熟的课程,是省级精品课程,可是她从不掉以轻心,从没有“踏着铃声进课堂”的情形出现。无论教了多少年,无论多么得心应手,她总是习惯提前十分钟赶到,做好准备,等着学生来上课。
黄薇老师,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,1985年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,来我校任教,至今已整整三十年。现在,她还清楚记得初到学校的感受:“那时校园里都是泥巴路,一下雨,都得穿老式胶靴,踩得到处都是泥……”说着,她笑了,脸容依然秀丽,鬓边已悄现霜丝。卅载岁月荏苒而过,时光不曾辜负,已将她的芳华化为夭夭桃李、郁郁佳苗。
甘把金针度与人
黄老师曾说自己是个“一个心眼”的人,的确,三十年来她心无旁骛,全部精力倾注在教学上,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。她承担的《分析化学》、《仪器分析》、《综合化学实验》等课程,都是专业基础课,她总是感到自己责任重大,必须将学生引领到正路上。
她说,“我总希望我的学生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,尽管追梦的人总是很累、很苦,但他不会空虚、不会失落、不会遗憾、不会彷徨”。为此,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,悉心钻研教学方法,对每个学生都是一视同仁、严格要求。提起黄老师,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“黄老师要求很严格的,很认真。”
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张玉云说:“黄老师在实验课上都是从头到尾盯着我们。我们的实验经常到下课还没做完,拖半个小时是常事,有时甚至做到晚上。黄老师从来都是陪着我们,我们做到多晚,她陪到多晚。”
对此,黄老师早已安之若素,“做实验是基本功,必须让学生练好。再说,实验用的都是些有危险性的药品,万一有事可不得了。自己晚走一会没什么。”看着学生做完实验还不算,每一份实验报告她都要仔细批改,学生填写的数据她也要核对,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,前后是否一致。翻开学生的实验报告,总能看见黄老师字迹娟秀的红笔批语,“顺序不吻”、“计算错”、“数据好”。就这样,她主讲的《分析化学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,她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、省级学术科技竞赛奖项。
现在山东大学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的2012届学生田晓华说,是黄老师一直带领她在学术上不断精进。“大学四年,黄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太多太多了。刚入校时,黄老师就鼓励我,学习要有追求,那时我连怎样从网上查找专业资料都不懂,黄老师就把资料下载打印好给我。大二我开始准备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,实验做了一年多,周六周日黄老师也都陪着我,有时还从家里带来好吃的和我们分享。后来,我们获得“挑战杯”全省一等奖、国家三等奖,黄老师比我还开心。毕业论文、考研也都是在黄老师指导下完成的。可以说,没有黄老师,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。”
春风化雨润花著果
不只是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,课堂之外,黄老师更以一颗博爱之心呵护学生的成长。曾经,她带课的班上有个男生不幸得了白血病,化学院的师生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。黄老师得知之后,特别心疼,说了句:“那学生我熟悉,挺好的孩子,多帮他一点吧”,就静静地捐出一千元。后来,学生回来上课时,黄老师经常悄悄问他,身体感觉好点了吗,课程跟不跟得上,还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忙的。去年,那男生毕业了,离校前特意给黄老师发了信息:“老师,我走了,我不会忘了你。”简简单单的几个字,看得她差点掉下泪来。
在她心里,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故事,每届毕业生都带走她的托付与希望。“咱学校的这些孩子都挺淳朴的,遇到问题要是给他们说几句话,他们知道好歹,跟我可热乎了。也有学生跟我说,老师你有时可烦人了,我问哪儿烦人了,她就说做实验呗,都是小事,你就揪住不放,非得这样那样,我说这不都是为你们好吗…….”一聊起学生,黄老师就总有说不完的话,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。
“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”,黄老师付出了爱心善行,自然得到了学生的真情回应。每逢教师节和节假日,她的手机里满满的都是学生的问候和祝福;她去外地出差,带过的学生高兴地在朋友圈里说,“恩师要来了,好激动”;在学校首届“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”、“师德标兵”评选中,她以高票当选,实至名归。
严谨治学精湛于业
在超额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,黄老师始终坚持以教学促科研,以科研带教学,注重结合教学和地方经济实际开展科学研究。多年来,她坚持严谨的治学精神,以睿智独特的思维视角,追求创新发展,不断提高学术水平,提升科研素养。
她紧跟国际前沿,把握研究趋势,开创研究新领域。同时,她还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。一方面及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融入课程教学,另一方面将课程教学的实践凝练为理论成果,体现科研与教学的相辅相承。
近年来,在生物大分子与药物小分子的光分析领域,她取得了较高水平研究成果,在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》、《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》、《Journal of fluorescence》《分析化学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,其中被SCI收录16篇、EI收录4篇;参与编写《化学实验》等教材3部。
她参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一项。作为课题负责人,黄老师主持了山东省教育厅研究课题2项、教改课题1项,获“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”两项。由她负责的分析化学学科被确定为我校五个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之一。
做一块有温度的铺路石
今年春天,根据省里安排部署,我校开展了本科专业划分工作。作为化学专业负责人,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,黄老师就没黑没白地忙起来。回想起那段日子,团队里的王峰老师说,“黄老师带着我们加班加点地准备。有次加班太晚,回去路上黄老师的车都差点出意外。我们都劝她晚上就别到学校来了,她不听,还是来和我们一起。”
专业划分工作持续了半年多,老师们已记不清付出多少心血。不算教案,光各种教学背景材料,就装满十几个档案盒,摞起来半人多高。当化学专业顺利通过校内初评时,年轻老师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,自豪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。
采访中,团队里的朱洪龙老师走进来,向黄老师请教下一堂实验课内容。朱老师说:“我刚转教学岗位,有些教学内容和环节把握不准,常来问黄老师,每次黄老师都毫无保留,耐心帮我分析课程特点,告诉我应该把握怎样的原则去安排。”
黄老师说,她希望自己的团队不仅有拼搏精神,还是一个有爱有温度的团队。为了团队的发展,她愿意做一块有温度的铺路石。
傍晚时分,下班了,走过停车场,偶然看见,黄薇老师的那辆红色小车子还静静地停在那里。我想,她大概还在实验室里,还和她的学生们在一起吧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