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初冬的上午,记者一行来到房永磊老师位于墨子楼的学习室。房间不大,陈设极简单,只摆着一桌两椅,人多了就没处坐。他一边领我们去资料室坐,一边幽默地说:“搞数学研究不需要太多设备,一个人脑加一台电脑就够了”。话一出口,大家都笑了。采访就这样开始了。
房永磊,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,专业计算数学。我校1998级学生,2007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,2009年博士后出站后回到母校工作。房永磊说,“能够回母校工作是我的愿望,也是我的荣幸,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。”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六年来,他以赤子之情,倾心教学,潜心科研,以令人瞩目的成果再次成为母校的骄傲。
最后的目标是为了面对学生
老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,房永磊认为,只有精通业务,才能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解答,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。所以,他一直注重学习和业务培训,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教学业务水平。他先后承担了《数学分析》、《计算方法》、《常微分方程》、《高等数学》等多门专业课的教学,每学期周均课时都在12节以上,有时达到16节。这样的教学任务是比较多的,但无论怎样,他都首先把教学工作准备充分,然后才去做一点其它工作。房永磊说:“学生是最重要的,无论教学还是科研,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,但最后的目标还是为了在面对学生时可以用。”关于上课,他坦诚地说,如果某节课他认真准备了,课讲起来得心应手,学生反应也很积极,自己内心就很快乐。相反,如果哪天准备不充分,第二天的课就没有底气,讲课不流畅,学生的反应当然也不会多好,更谈不上教学效果,心里会有一种“敷衍了学生”的内疚感。因此,他总是充分准备每一节课,并积极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们请教,这让他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提高很快。他注重把书上的知识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,既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、应用于生活的理念,又让学生容易接受。他主讲的《计算方法》被评为best365网页版登录优质课程,并获2014年教学质量奖。
科研与教学是硬币的两面
除了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好每一节课,作为一名大学老师,还要做好科研工作。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,许多新的知识、新的方法、新的理论是教科书无法包容的。只有通过科研去紧跟本学科的前沿知识,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,才能提高教学质量。
关于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二者的关系,房永磊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践行,有了较深入的认识。他说,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统一、相辅相成、互相促进。教学是科研的基础,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。通过科研可以时刻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,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,从而不断充实教学内容。如果老师们在哪个问题上写出了一篇科研论文,在实际教学中遇到这方面问题就会处理得很好,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,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得到提升。同时,教师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,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。另一方面,教学促进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反思,有利于科研成果进一步传播,能充分发挥科研的价值。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都不能放松,两个同时抓,工作才能做好。
房永磊的科研方向是振荡微分方程数值解的理论和算法,几年来,凭借执着追求和付出,他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。他先后发表SCI、EI论文18篇,完成了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目前主持一项山东省高校科研资助计划项目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。这些成果对地方院校青年教师来说是非常难得的,在全省范围内也是令人瞩目。
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
2010年他申请到山东省博士基金,2011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。在做这两个项目的过程中,很多程序数据太复杂,他意识到凭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远远不够,迫切需要一个团队。2012年,在数学学院领导的帮助下,房永磊成立了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科研团队,团队成员以数学院年轻老师为主。团队每年组织外出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,接触学科前沿成果,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,定期讨论所读的文献,交流心得。他常对其它年轻教师说,咱们学校重视培养人才,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,制定了鼓励性政策,力度非常大。单说一篇SCI论文奖励最少是一万元,这在其他高校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作为青年教师,应该充分利用这么好的条件,抓住机会多出成果。在他的带动下,三年来,团队成员从原来1-2个人发展到现在7-8个人,成员间相互理解支持,互勉共进,科研能力和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,完成山东省博士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,共发表SCI论文12篇,EI论文4篇。团队成员刘石威老师说,“参加团队前,我对自己的科研方向比较茫然,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。参加团队以后,房老师帮我找到了方向,理清了思路,自己感觉进步很快”。至今,刘石威老师已发表四篇SCI\EI论文和多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。不久前,房永磊团队又实现了质的突破,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。众所周知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层次高、要求严,竞争激烈,地方院校能获得这类项目殊为不易。据了解,省内其它地方院校有的至今还是空白。能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,充分证明了这支团队的深厚实力。
踏实前行梦想不渝
房永磊一直认为,高校教师有责任、有义务不断学习,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,都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成正比的。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,一定要坐得住,耐得住寂寞才能积少成多,量变才能产生质变。他说,在校园里,觉得心能静下来,所以晚上也常呆在自己那间小学习室里加班,直到晚自习下课后再坐班车回家。在家里,也经常是家人都睡觉以后,他又坐在桌前开始研究。俗话说“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”,他的心得就是每天都去做一点,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,慢慢的就会感兴趣,时间长了,工作做多了自然就会喜欢上的。相反,如果三天不去碰,人就会变得懒散,可能会出现一个星期不去碰,时间长了就放掉了。因此,他的建议就是,无论多忙,科研工作不要轻易丢掉。打好基础,认真积累,一切都会水到渠成。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”,房永磊表示,在申请基金的过程中,他积累了一些心得,很乐意把这些经验与大家共享,这方面有需要的老师可以随时与他联系。
采访快结束的时候,同行的两名学生抓住机会,接连问了房永磊几个问题,关于如何学好课程、如何规划学业。他又耐心地跟学生讲道,要想将来走得远,不投机不偷懒,认真去钻研每一道难题,完成每一项作业。他讲得诚恳,学生听得使劲点头。
中午时分,采访结束了。校园里阳光晴好,黄叶满径。大二的蒋明玮同学说,“我挺佩服房老师的,他既是我们老师,也算是我们师兄。希望我将来与他一样,尽心,尽力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”